岳州窑出土宋代瓷器胎釉EDXRF分析

时间:2025-02-01 作者:周宇琪,张茂林,熊 露,陈灿宇 点击: 来源:

 周宇琪1,张茂林1,熊 露1,陈灿宇2
(1. 景德镇陶瓷大学,江西 景德镇 333403;2. 岳州窑青瓷研究会,湖南 岳阳 414609)

摘  要:为揭示宋代岳州窑黑釉瓷、青釉瓷的原料配方,采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宋代岳州百梅窑址和乌龙嘴窑址出土的42件陶瓷标本进行了科技分析。结果表明,岳州窑胎体元素组成具有我国南方瓷器“高硅低铝”的典型特征,其中,百梅窑址和乌龙嘴窑址在烧造黑瓷和青瓷时虽都是使用沉积黏土,但不同窑口取土点不一样,同一窑口生产黑瓷和青瓷的胎体原料也有所差异。岳州窑青瓷与黑瓷皆属钙釉,釉中的主要熔剂为CaO,应是由于引入了草木灰类原料且百梅窑址CaO含量整体高于乌龙嘴窑址,P2O5、MnO的总含量也略高于乌龙嘴,说明百梅窑址所用的草木灰含量比乌龙嘴窑址多。岳州窑黑釉中Fe2O3含量较高,应是在配方中引入了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原料。百梅窑址青釉中Fe2O3含量较乌龙嘴窑址低,导致其釉面颜色更浅。
关键词:岳州窑;制瓷技术;化学组成;宋代瓷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