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文恺
景德镇陶瓷大学
摘要:贵州牙舟陶起源自明初洪武年间的军屯阶段,由江西籍贯的制陶工匠传入,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。其采用当地特有的白胶泥为原料,用铁矿石、草木灰等组合配制的土釉和玻璃釉烧制,形成了质朴粗犷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窑变釉色,并依靠龙窑阶梯式改良与釉色窑变革新,达成了本土化技术上的突破。当代牙舟陶更是将布依族神祇、蜡染图案和水族文字等特色符号重构为陶艺的三维艺术语言,充分体现其作为技艺迁移与民族艺术融合的活态遗产价值。
关键词:牙舟陶; 技艺迁移; 本土化融合; 民族艺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