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寅洁 1,2,张茂林 1,熊 露 3(1. 景德镇陶瓷大学,江西 景德镇 333403;2.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,江西 景德镇 333000;3. 景德镇陶瓷大学 古陶瓷研究所,江西 景德镇 333001)
摘 要:紫金釉是一种以铁的氧化物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,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目前,关于紫金釉的科技分析较少,且多为考古学与艺术学等方面的认知。本文通过对釉料球磨时间、施釉厚度及烧成温度等调控,以揭示工艺参数变化对紫金釉微观结构特征和呈色机制的影响。通过拉曼(Raman)和扫描电镜(SEM)等测试分析显示:当球磨时间 15 min、施釉时间 1 s、烧成温度为 1310℃时,釉中存在纯度较高的ε-Fe2O3晶体,且釉面的光泽度较高;同时,由于较多的纳米颗粒分布在枝状晶体附近,高温溶解纳米颗粒,促进多层堆叠的二级枝晶形成,进而使釉面呈现较强的金属质感。关键词:紫金釉;呈色机制;拉曼分析
通讯地址: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研究生楼 邮政编码:333403
电话:0798-8491219 传真:0798-8499000 信箱:tcxb_779@163.com
Copyright © 2021-2025 版权所有